当前位置:

陈廷友|林泉之心——2024当代山水画中坚30家学术邀请展

来源:互联网 编辑:bncm 时间:2024-08-19

 

       “林泉之心”是北宋郭熙提出的美学观念,作为北宋时期重要的山水画家兼理论家,其山水观念和精神内容汇集成的《林泉高致》,为后来山水画美学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创作基础。《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林泉之心”代表了北宋山水艺术的终极审美目的:“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林泉之心”对当代山水画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山水画是中国画之大宗,其中所蕴含的天、地、人和儒、释、道精神可谓至高且深。山水画在千百年的发展中,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呈现出适应时代之大变化,笔墨趣味、画法探求都显示出有别其他时代之特点。大体而言,宋人山水强调以“格致”之学参悟自然本真;元人山水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注重文心再现,追求笔情墨趣;而明清山水则体现出了更加浓重的消极避世色彩,失去了“师造化”的传统。至20世纪之初,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四王”流风余韵一统天下的格局,文化维新人士不约而同地将批判目光对准“四王”画学正统。进入“现代性”概念中的山水画逐渐拉近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一历史时期,山水画改造的直接结果是引入西方的科学观念,复活传统的写生观,回归“师造化”的传统。这在一定层度上突破了山水画的题材界限,拓展了山水画的社会功能,形成了借古开今和引西入中两种取向并存、互为与融合的山水格局。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中国画的美学范畴,亦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生变革。艺术的审美更趋于丰富、多元。但不论如何变化,在中国山水画的现代化进程中,贯串其中的核心仍然是“传承”与“创新”。“传承”是艺术家获得艺术语言、传统知识的基础,“创新”是艺术家艺术生命得以延续的前提。时至今日,如何传承与创新,如何守常与求变,仍然是中国画家家面临的课题。
       本次展览,以“林泉之心”为主题,聚焦于当代山水画的发展格局,邀请当代具有代表性的30位山水画名家,着力于对当代山水画坛之新的图式价值、风格特点和人文属性等方面的发掘、阐释和呈现,希冀能相对立体地、多维地展现当代山水画坛的创作格局,从中延伸出更多关乎于当代山水画发展前景的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探讨话题。

主办单位:时代丹青文化传媒              
                 中国资讯在线
                 21世纪经济网
                 中国财经新闻网
                 聚焦中文网
学术主持: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展标题字:霍春阳(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展览时间:长期
展览媒体:搜狐首页、网易新闻、腾讯网,今日头条、一点资讯,UC资讯,百家号等六十余家。

 

 

       陈廷友,63年5月出生于合肥。国画大师亚明先生弟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画院专职画家。安徽省工商业企业家艺术家联谊会副主席、安徽省当代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安徽省文史馆特聘书画研究员、安徽省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安徽渐江国画院院长。
       个人画展先后在北京·荣宝斋、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广州美术馆、北京·中国书画院、肇庆市博物馆、徐悲鸿纪念馆、亚明艺术馆、扬州八怪纪念馆等地举办过二十一次。2014年,应美国中国文化艺术基金会邀请,在美国哈佛大学举办《大美黄山·陈廷友中国画展》,画展被美国《侨报》、《国际金融报》、《美术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国文化报》等专业媒体整版宣传报道。2015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陈廷友中国画集》,同年被评为“首届安徽书画年度人物”。2018年,赴美国马里兰州,参加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外事办、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魅力安徽》书画作品展。2021年,中国邮政出版《百年辉煌·百位名家——陈廷友作品邮集》。2023年,北京大学出版《陈廷友黄山作品精选——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范本作品集》。作品多次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画展并获奖,多幅画作被国内外艺术馆、美术馆等专业机构和个人藏家收藏。

 

大美黄山笔墨境象·陈廷友作品

/杨祥民

       陈廷友先生是近代中国国画大师亚明先生的高徒,曾得到恩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陈生能苦学先人,他日必成大器也!”他数十年来潜心传统,躬耕画坛,如今在中国画艺术领域已有一番成就,特别是以黄山为母题的山水创作,陈廷友先生可谓当下画家中的优秀代表。

 

       黄山在中国山水画艺术世界中的地位及影响已然无两,它是众多丹青妙手艺术创作的母题和灵感源泉。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安徽籍画家,陈廷友先生对于家乡黄山自会有更加深刻的情感和领悟。他继承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的精神,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于精心研究之后,将黄山作为一种自觉的艺术选择。且占尽天时地利之优势,近水楼台、靠山“画”山,陈廷友先生长期以来倾心于黄山盛景,追慕于前贤创作,耳濡目染,心追手摹,在新时期成为绘画黄山的佼佼者。

 

       黄山是中国山河之美的集中代表,其云海、瀑流、奇松、怪石所构筑的美学景观,可谓东方文化思想和审美精神的现实映照。陈廷友先生重视继承传统和学习前人,更重视向黄山造化学习,这是一种有创新、有研究的学习,以黄山入画来表现仁山智水的诗意栖居,来建构卧游畅神的心灵属地,进而传达出崇尚自然、忘情山水的理想人文品格。

 

       陈廷友先生的绘画,以黄山的真景作依据,以笔墨神韵为指引,于是将自然的黄山,升华为艺术的黄山。他虽然弱化了写实因素的艺术处理,但却没有丢掉黄山自身特有的景观特征,而且笔墨气息清润酣畅,显示出一种艺术创作的超自由状态,故而能够以精湛的笔墨,在画面上营造出质朴沉静的氛围、超然世外的意境、高逸绝尘的美感。

 

       陈廷友先生以笔墨演绎的黄山大美,成就黄山艺术之大美,是繁华落尽、留下铅华的本真之美,具有“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大视野,超然无拘,唯道是从。在他的画中,其实再现了庄子所追寻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大美,人们看到的是一种大境界,大情怀,看到的是笔墨美,意境美,从而传达出笔墨语言的言外之意,黄山画卷的画外之情。

 

       陈廷友画中黄山的大美景象,不仅展示了中国山水画艺术的正大气象,且体现了中国水墨艺术的恒久韵味。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天地之大美,四时之序列,万物之荣枯,这种自然时空的伟力在陈廷友画作之中传达出来。当人们品味其画,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于时空生命的展望与畅想……

 

       (杨祥民,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教授,美术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

 

我观陈廷友近期黄山画

/陈祥明

       赖少其曾说“黄山是个大画院”。黄山以无比奇丽的自然风光、十分厚重的文化积淀,孕育和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画家。清代的渐江、石涛、梅清、戴本孝、程邃等以画黄山而闻名画史,现代的黄宾虹、汪采白、张大千、赖少其、亚明等都以黄山画而享誉画坛。

 

       当代画家陈廷友致力于画黄山,数十年来笔耕不辍,成果颇丰。他近期黄山画有新的面貌、新的拓展。首先,陈廷友继承了新安画派“师古人兼师造化”(黄宾虹语)的艺术传统,一方面师法古人,但师古不泥,借古人笔墨技艺,以写胸中丘壑,状黄山白岳胜境;另一方面师法自然,长期沉潜黄山山水,体悟黄山真趣,妙得黄山灵气,着力写出黄山之“奇”即奇险风姿、奇丽神采、奇幻无穷。其次,陈廷友笔下黄山不是纯自然写照式的黄山,而是“我以我法”“不似之似画黄山”(石涛语),着力写出画家与黄山“神遇而迹化”的真趣诗情。他坚持以书入画、以书写画,其作品都是以娴熟的书法用笔“写”出来的。那画中的黄岳奇峰、瀑布流泉、怪石虬松、云海烟雨,不仅具有浓郁的自然美意象,而且具有鲜明的笔墨意趣。尤其是那刚柔相济、疏密相间、自由纷披的笔线笔意,那笔到墨随、皴擦点染、五彩纷呈的墨象墨气,意趣横生,耐人玩味。再次,陈廷友还有突出的一点,就是不满足现状,不固守成规,尽可能不重复自己,而竭力拓展以往的画路画风。在传统图式中融入现代构成,在传统笔墨里引入现代色调,用笔用墨用色大胆实验,甚至打破原有形式语言体系,以凸显现代审美情趣,在“笔墨当随时代”方面不懈探索,每每有新颖佳作面世。当然,陈廷友还年富力强,其黄山画艺术还有提升空间,还会有更多精品力作问世,我们期待着!

       (陈祥明,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学学会名誉会长、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阅读下一篇

返回首页 返回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