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消化酶专家共识首现进博会,提升家庭用药管理水平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4-11-09

上海2024年11月9日 /美通社/ -- 11月9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拜耳健康消费品在展台特别设置了消化酶科普互动专区,并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主任邹多武教授做客进博会,为大众科普胃肠道消化相关知识,并对即将发布的《消化酶制剂临床及家庭用药指导专家共识》做全面介绍,提高公众对消化不良的认知,加深对消化酶作用的理解,推动合理规范用药,为广大群众胃肠道健康保驾护航。

“复方消化酶  家庭药箱的常备守护”科普现场
“复方消化酶 家庭药箱的常备守护”科普现场

消化不良症状高发,消化酶分泌不足成重要原因

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表现为餐后饱胀、早饱、中上腹痛、中上腹烧灼感等,还可伴有失眠、头痛、营养不良、腹泻、便秘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我国,以消化不良为主诉的患者占普通内科门诊的11.05%、占消化专科门诊的52.85%,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较大的负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主任邹多武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主任邹多武教授

临床上,消化不良的病因众多,其中消化酶分泌不足或缺乏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邹多武教授指出:"消化酶是人体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中所含有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可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为肠黏膜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这些小分子物质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后,被运输至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用于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若消化酶分泌不足、活性下降或利用率下降,可能导致出现消化不良症状,长期不足还可能引起营养吸收障碍。"

事实上,消化酶分泌不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精神心理异常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胰腺肿瘤及胰腺切除术后等疾病。老年人、糖尿病等慢病患者、一些常见的胃肠道、胰腺、肝胆疾病患者都是消化酶分泌不足的高发人群。

邹多武教授解释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胰腺、胃等消化器官功能逐渐减退,胰腺是分泌消化酶的重要器官,其功能下降会直接导致消化酶分泌量减少。而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常伴有胰腺功能减退,从而导致消化酶分泌不足,容易出现食欲缺乏、消化不良症状。对于这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消化酶制剂来改善,尤其是复方消化酶包含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四种重要消化酶,提高了消化、吸收的能力,减少消化不良。与传统药物不同,消化酶制剂起效快且安全性高,可直接作用于食物,几乎不进入血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推荐消化酶成为应对消化不良的家庭常备药。"

消化酶专家共识发布在即,指导合理家庭用药

面对消化不良等症状,大多数患者常选择自我诊断、线上购药治疗。目前,我国已上市多款消化酶非处方药和处方药制剂,但不同制剂的消化酶成分、适应症存在差异,可能会造成不合理的家庭用药。此外,当前国内外消化不良、慢性胰腺炎等指南共识更偏向临床疾病管理,尚缺乏对消化酶制剂具体的用药指导,也未有针对老年人以外的其他特殊人群的消化酶制剂用药指导。

为了指导公众更科学、规范地使用消化酶,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功能性消化疾病协作组组织消化领域的权威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导原则、指南、手册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和专家意见,制定了《消化酶制剂临床及家庭用药指导专家共识》,聚焦于消化酶的家庭用药,系统整理迄今为止国内消化酶制剂用药常见问题及关键证据,帮助消化不良患者自我诊疗和用药。

邹多武教授表示:"伴随着生活饮食方式的转变,我国消化不良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选择消化酶制剂时,要结合不同药物的特征以及自身的具体需求合理用药,临床及患者迫切需要一个更规范、更有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共识》围绕用药疗效、适应症范围、药物选择、特殊人群用药指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为消化不良治疗提供了清晰而具体的指引,增强公众对消化酶制剂及消化酶缺乏或不足相关疾病的认识,提升了消化酶自己家庭用药管理水平,促进更合理的家庭用药,最终造福更多患者。"

在日常生活中,早饱、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比较常见,很多人不以为意,认为只是暂时的或因饮食不当引起。邹多武教授特别提醒,消化不良切不可轻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可通过观察粪便的颜色、油滴和不消化纤维,是否伴有恶臭,粪便是否漂浮或黏附在马桶上,是否存在肛门溢油等现象进行自我判断;如果存在这些情况,则要考虑是否缺乏消化酶所致,可通过尝试服用消化酶制剂治疗缓解,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有助于促进消化和健康。

阅读下一篇

返回首页 返回财商